行业新闻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中国品牌,在危与机中奋进
信息来源:中国政府网      发布日期:2017-05-10      浏览次数:3695次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5月5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中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飞机——C919成功首飞,中国自主品牌的奋进之路再次烙上深刻印记。

品牌,是国家实力的体现,承载着文化底蕴和价值理念。在中国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征程中,发展品牌经济,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今年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

迈向经济强国的关键一步

2016年,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的盾构机订单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0台,市场份额稳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其中海外订单占比超过20%。而这,距离我国首台复合式盾构机诞生仅8年,距国产盾构机走出国门也只有3年。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所在、灵魂所系。在迈向世界品牌的进程中,中国创新、中国质量、中国服务是企业的执着追求。”集团董事长谭顺辉说。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纵观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史,经济强国都是品牌强国。品牌背后,凝聚着质量、创新、诚信、文化、人才、营销、环境等诸多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

国际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发布的2016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排行榜中,中国上榜品牌仅有华为和联想。

一面是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一面是性价比高、有品牌的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部分消费流向国外。中国自主品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发展品牌经济,就是要以品牌为切入点,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率,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王东说。

机与危同在

深圳麦塔奇人体工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创新型企业。出于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担心,公司研发的人体工学产品90%都在海外市场销售。

“面向国内市场的产品必须把性价比做到极致,否则一推向市场很可能会被更具资本实力和销售渠道的团队抄袭。”公司总经理邓建波说,“创新型企业最渴望的是公平的市场环境。”

原创产品宁愿在海外销售也不愿回到国内市场;与国际大品牌同线同标同质的国内产品,价格只是后者的几分之一;永安百货、佛手味精等一些承载着国人记忆的老品牌逐渐淡出;中国游客到海外抢购奶粉、智能马桶盖、电饭煲、化妆品……这些现象,凸显自主品牌面临的“危机”。

王东认为,产品质量存在差距,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不高;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诚信意识薄弱;文化内涵不够丰富;缺乏品牌人才;品牌营销水平不高;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不够,相关政策碎片化等,是影响中国品牌发展的主要因素。

机与危同在。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一些优势行业品牌发展成效显现,支撑品牌发展的政策体系架构初步形成,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加快品牌发展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创新驱动、产权保护、中国制造2025……近年来,一系列顶层设计相继出台,为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指明方向,也为品牌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各个行业格局已定,打造中国品牌,既需找准市场定位,坚持供需双侧发力,更要着眼于价值创造。

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发货量增速仅为2.3%,华为却逆势而上,实现智能手机发货量同比增长29%,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4%。在欧洲传统品牌高地西欧和北欧市场,华为智能手机销售收入在已有一定规模基础上,均实现100%左右的增长。

华为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熠熠生辉,来自其厚积薄发的创新活力。“这得益于始终以消费者为核心,聚焦有意义的创新。”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举措

已有169年历史的老凤祥,2014年在纽约第五大道开设了品牌旗舰店。“我们不是去挂广告牌,而是踏踏实实做市场。中国的民族品牌有能力跻身世界一流品牌阵营。”老凤祥股份有限公司法务部副部长蔡旭姣说。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品牌要有信心,无论到哪里竞争,都是主场。”上海市工商局商标处处长林海涵说。

众多自主品牌的培育、发展和壮大,向国际社会传递着中国声音,成为外界阅读中国的文化符号。

“无论品牌的学问多大,它的基础是品质。如果品质不好,只是学会了很多市场营销的办法,最后依然无法形成好的口碑和品牌。”经济学家周其仁说。

为了提升品质、练好内功,不少知名品牌发扬“工匠精神”,既精益求精,又不断创新。

有着百年历史的青岛啤酒,“慢、精、专”是其酿酒的三字诀。酿酒用的大米必须是脱壳3天之内的新鲜米,一支酒瓶要洗30分钟才算合格,输酒管道用水洗净后,还要再用1吨多的啤酒冲掉残留水分……

与此同时,这个百年品牌不断开发多元化、个性化产品,赢得不少年轻消费者。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说,打造品牌,还要唤醒和培养社会公众的品牌意识,让“品牌”受到敬畏和尊重,让自主品牌进一步进入民心。

“打造自主品牌,是个系统工程。”王东说,一方面,企业、政府、第三方机构有机结合,净化市场环境,完善法律法规,改变政策碎片化现状,做好品牌发展顶层设计;另一方面,从质量、创新、诚信、人才等诸多因素出发,为品牌培育营造良好环境。

据了解,作为顶层设计,我国正着手研究制定推动自主品牌发展战略。可以预期,随着品牌的培育发展,将形成基于市场的激励机制,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不被认可的产品最终被挤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品牌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有力举措。”王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