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日本制造业的衰落带给中国制造的启示
信息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6-06-23      浏览次数:2871次
 

巨头索尼也无法避免家电市场份额江河日下的命运

 

  近日,索尼公司公布了2016财年整体业绩的预报。预报显示,熊本地震重创了索尼的硬件业务,将会造成1050亿日元的损失。不过总体看来,即便是没有熊本地震的飞来横祸,索尼也无法避免家电市场份额江河日下的命运。

  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在中国家电企业奋起追赶的过程中,日本家电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渐消失。索尼面临的境遇实际上是老牌日本家电企业的一个缩影,而日本家电企业又是日本制造业的典型。

  二十年前,在全球家电市场上,风景是日本这边独好,而日本制造的“匠人精神”也被世界各国津津乐道。

  看似风光无限,实则背后危机蔓延。除了上文提到的索尼,曾在液晶面板领域享誉全球的夏普深陷债务危机,不得不裁员、卖楼乃至最后卖身鸿海;由“经营之神”幸之助先生创立的松下勉强走出连年亏损困境,但是想盈利还是难如登天;生产出日本第一台洗衣机的电子巨头东芝公司全产品线萎缩,掉入产品质量问题的泥潭;还有日立、NEC等响当当的名字,正在慢慢淡出大家的视野……

  关于日本制造业的衰落,很多文章已经做过分析,我们总结了一下,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产业发展大趋势所致:受制造成本高、资源急需进口等方面的影响,包括传统家电在内的制造业利润在迅速降低,转型到更先进的蓝海才符合产业资本逐利的立场。

  二是走在前头的日本制造业缺乏危机意识,因而受到群狼的狙击:一方面是先进技术及全球生态体系已经基本被美国科技巨头垄断,再者规模化产业也受到日渐成熟的中国产业配套和更成熟的韩国产业配套所阻击,所以以索尼为代表的传统日本企业的转型之路荆棘丛生。

  三是因为日企太过保守,固守自有领域,不愿改变现状:日本制造业各产业都存在与半导体产业相似的特征(过度迷恋部分品质细节),无法适应成本竞争和市场要求。更为危险的是,很多产业的企业负责人、技术研发人员对消费者需求、市场变化均嗤之以鼻,不愿意在加快市场信息回馈上投入精力。

  在全球各大巨头都在为即将而来的物联网时代积极布局,纷纷寻求智能化转型之际,身处变革之中的日企会没有感觉?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即使感受到了这股浪潮扑面而来的湿气,他却像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行动迟缓,全是因为身上的枷锁太多,负担太重。

 

过犹不及的匠人精神

 

  我们都知道,日本人民有一种流淌在骨血里的精神财富——“匠人精神”,指的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许多制造企业将这种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核,从而产生了许多堪称艺术品的“日本制造产品”。

  于是很多学者倡导:中国制造业要向高端转型,就必须依靠“匠人精神”。我们也非常钦佩认可这种精神,但是根据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过犹不及,如果过度依赖“匠人精神”,反而可能对发展形成束缚。

  我们不如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林内

  以全球燃气具领军企业林内为例,不可否认的是,林内的品质理念、精益化生产、对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以及企业管理方式,都让人叹为观止。

  比如林内有一个QAP活动(质量保证计划),其基本理念是“不断追求零不良率,踏踏实实一起分析”,包含品质水平的改善、工作现场标准化作业和生产线水平品质保证三方面内容,主要流程是检出问题、提出改善对策并标准化,然后进行效果检查。在林内的工厂里,每个员工上岗前都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即便是像拧螺丝这样简单的动作,员工也需要经过三万次零失误操作才可以通过测试。

  在林内的濑户工厂里,检测过程详细而复杂,一条热水器生产线共计有26个检测工程,零部件基本上每个小时都要进行样品检查。整机组装完成后,每台热水器都要经过漏气、漏电、漏水测试,产品需要通过全部测试才可以出厂。

  缺陷

  生产上追求完美主义,一会带来效率的降低,二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比如,在林内的生产线上,哪怕仅仅想换个与内件毫无瓜葛的外壳,也会被视为“新产品”,就得重新接受检测。所有的测试流程都要从头再来一遍,这耗费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时间和成本。

  按照这样的情况,无论是想在产品中加入什么功能,冗长的检测环节都会让新品滞后于市场。

  有制造业的资深人士这样吐槽过:日本客户对产品的细节,要比美国客户挑剔得多,甚至是苛刻到无聊的程度。不过,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笔追求极致完美所产生的成本,最终都由日本客户自己承担了。

  案例二:工业刷

  苏清涛在《对“匠人精神”的过度发挥,加速了日本制造业的衰败》这篇文章中讲过他的一段亲身经历:当时,他在一家生产工业刷的民企里面从事销售工作,主要客户即是外资企业——推动外企生产设备的国产化,帮助其降低成本。

  在他们公司进去之前,日系客户用的工业刷,几乎都是从日本买来的,质量是比在国内造的好一些,寿命大概是国内的1.5倍,然而其价格几乎却是“中国制造”的10倍。这样算下来,其性价比,远远低于“中国制造”。日本人虽然也爱国,但在商言商,他们很快就向性价比很高的“中国制造”折腰。

  缺陷

  据苏清涛所述,日本的工业刷都精致得跟个艺术品似的。国内企业做的产品,在很多时候,只注重功能,却不怎么在意其审美价值及由此带给用户的情感体验,但日本企业却很注重在这方面下功夫。他们的产品,做得太漂亮,以至于客户都“舍不得用”。

  工业刷只是一个工业设备,又不是个消费品,外观并不重要。并非所有的产品都有必要当艺术品来打造,匠人把精致当做一种追求,当然是好事情,但前提是,客户得愿意为你的这种心结买单才行。

  案例三:日本的IT行业

  日本的IT行业有其独特之处,他们把IT看做是制造业的一种。因此,他们在做软件的时候,其态度就像在造数码相机、医学仪器一般。几近疯狂的品质管理,非把bug一个个找出来不可,低质量的软件绝对不允许进入市场。从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到发布,一整套流程就像丰田汽车的生产车间一般,所有人都各就各位充当一颗完美的螺丝钉。

  缺陷

  因此,虽然他们的软件品质很高,bug很少,但是开发周期过长,具有很大的市场延迟性,这也是他们在日新月异的IT行业很难占据领先地位的原因。

  发挥“匠人精神”的确是可以使产品更完美,然而,在“边际成本上升”及“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产品质量在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后,再进一步发挥“匠人精神”使之更加完美,可能得不偿失。

  所以,曾在日立工作16年、现任京都大学和日本东北大学教师的汤之上隆,在其《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一书中阐述:过度依赖匠人精神与手工艺者的技艺,而忽视了产品的标准化与通用化,严重缺乏低成本量产能力;过于苛求于性能与指标的极致,而忽视了市场实际需求水平,投入不必要的成本,致使市场出现变化的时候在研发上不能及时调整产品。就是这个道理!毕竟在资本市场中,商人都是逐利的,不追求性价比的客户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小的。

 

被忽视的软件内容

 

  和欧美的企业相比,日企不擅长软件、硬件、内容、应用的一体融合,并且不重视软件内容,这导致其在向智能化转型和网络化转型中全面落后了。

  说到做软件的企业,我们会首先想到IT企业:比如美国的Google、Microsoft、Apple、Facebook;中国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新浪等。但是日本就很不一样,我们在吕之华《IT业也是制造业,日本IT产业奇葩在哪儿?》一文中,看到了作者引用了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的Cusumano教授说过一个比喻。

  在欧洲,Software as a science(软件即科学);

  在美国,Software as a business(软件即商业);

  在印度,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

  在日本,Software as a production(软件即制造)。

  这是非常有趣非常恰当的比喻。

  欧洲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发源地,而科学都讲究用数学来进行论证。因此,他们编写的软件很讲究数学公式的构造、数字化的检验方法。他们会花费超出必要的时间去构造尽可能接近完美数学化的软件,尽管其与盈利可能并无关联。

  美国人把软件看成是赚钱的手段,一切以盈利为目的。因此,他们对软件品质的要求,会优先停留在“能够卖出去就好”的阶段。尽可能早地建立各种标准,思考各种商业模型,为了尽早商业化注入一切力量。其结果是美国是信息时代的主导。

  印度是全球著名的软件外包基地。在他们看来,恐怕提供优质的软件与提供优质的酒店服务差不多。倾听顾客的要求,然后不顾一切地去完成顾客交给的任务,并以良好的服务接受客户的反馈。

  而日本的软件就是制造业的一种。在日本,如果一家初创企业想做软件,那他绝对不会思考怎么把软件推向大众,而是思考怎么让自己的软件为一家制造业企业服务,这样才能快速盈利。所以,软件变成了依附于制造业的存在,很难发展得特别突出,因此无法产生类似中国BAT这样的企业。

  启示

  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来说:硬件的质量很重要,但是软件的价值毋庸置疑,如果把硬件比喻成身体,那么软件就是大脑,就是思想,就是灵魂。

  尤其是产品在向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软件是为产品赋予智能的关键。比如在未来智能化时代:当用户刷牙时,牙刷机子会提醒第几颗牙齿坏了,同时可以连通社区服务站查询最近可以预约的医生;打开冰箱,冰箱上面会提醒,买的牛肉已经快不新鲜了,今天是否要做牛肉,还可以推荐和牛肉相关的菜谱;还有智能床垫,可以根据人体功能学发现你的睡眠问题,自动调整适合舒适度,甚至还能智能弯曲。

  所有这一切,都是必须通过软硬结合才能实现,从而进入智能化服务的时代。

 

过于保守的思想

 

  回顾日本制造业的兴衰史,可以分为4个典型的阶段:

  明治维新到“二战”,是“山寨”为主的阶段,故那时的日本产品在中国被称为“东洋货”,但使日本踏上了现代化的正确之路;“二战”结束到1970年代初,是模仿为主的阶段,使日本从一个经济崩溃的战败国发展成经济巨人;1970年代到1990年代,是创新超越为主的阶段,“日本制造”不仅登上世界舞台,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成为各国企业竞相研究、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日本也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90年代后,是固执固守为主的阶段,因为看不上模仿、山寨,日本制造业自顶峰滑落并出现危机,而企业普遍的心态依然是“背水一战,尽一切努力扭亏为盈,让企业得以生存”的鸵鸟心态,逐渐为其他国家所赶超。

  日本制造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从山寨起来后却看不起了山寨”,逐步的“固步自封”才是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在技术研发水平与创新导向没有与消费时尚、商业模式、市场开拓能力相匹配,而又不愿意去山寨、模仿美国、韩国甚至是中国的创新,不仅未能催生出互联网相关的划时代产品,甚至还有点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启示

  日本由威名世界的“模仿大师”逐步走向“固步自封”,正是伴随其实力变化之后“固执”心态发酵的结果。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国民的心态也正在变化之中,日益表现出了对“山寨”的鄙夷之态,嘴里不停地吹捧别国,这是值得警惕的。

  只有正确认识中国制造业目前所处的阶段,从模仿逐渐过渡到创新,才能增强对外界适应的能力而不被淘汰。

  尽管目前日本家电企业出现衰败迹象,但仍拥有先进技术等核心竞争力。日本企业对于技术和质量的极致追求还是值得我们学习。此外,应该注意到的是,部分日本家电企业并非被迫离开终端消费市场竞争,而是选择主动抽身,转型至需要更高技术门槛且竞争并不激烈的商用市场,寻求商业形态的转变。日本一些老牌家电企业仍将是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虽然匠人精神过犹不及,但是我们目前尚且不及,又谈何为过呢?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工业化消费时代引来日本制造业奇迹的因素,成了现在后工业化消费时代日本制造业“危机”的原因,对性能与指标的极致苛求、精细生产的能力、看似僵化的企业制度等,又何尝不可能成为未来个性交互消费时代日本制造业复兴的根基?

(来源:物联网智库;作者注:本文观点及资料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苏清涛所著《对“匠人精神”的过度发挥,加速了日本制造业的衰败》,汤之上隆所著《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吕之华《IT业也是制造业,日本IT产业奇葩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