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植物“活化石”今安然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日期:2015-10-14      浏览次数:5344次

这里生长着和恐龙同时代的珍稀植物桫椤,被誉为“中国的侏罗纪公园”——

植物“活化石”今安然

 

   金秋时节,应是层林尽染、万叶红遍的季节。然而,素有川黔锁钥、黔北边城之称的赤水市仍是万木青翠,云雾缭绕。地处云贵高原的赤水市,谷深坡陡,沟渠纵横。经亿万年风化侵蚀,形成了1200多平方公里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美丽壮观、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最年轻的丹霞地貌。特殊的地理气候,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侏罗纪残遗种——“桫椤”的天然避难所,仅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就有4.7万株桫椤,保护区以外还有2万余株,是全世界分布最集中的区域。
     9月下旬的一天,秋雨霏霏,《经济日报》记者走进了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侏罗纪植物的避难所
     赤水桫椤保护区始建于1984年,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成为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2010年成为中国赤水丹霞地貌世界遗产地核心区。
     走进保护区,一座座硕大的恐龙、黑熊、棘胸蛙等塑像,惟妙惟肖。一棵棵体态优美、树顶丛生的植物伸展出许多巨大羽状叶片,有的长达3米,四散飘逸,优雅别致。
     “距今约1.8亿年前,桫椤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地球上的桫椤大多数已罹难,只有极少数在被称为‘避难所’的地方才能寻到它的踪影。贵州专门建立了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保护这种植物,它是科学界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变的‘活化石’。”
     “桫椤髓心较柔软,富含淀粉,可提取出来食用或酿酒,也可把新鲜树干削去表皮后直接食用;髓心还可入药,有驱风湿、强筋骨、清热止咳等功效,在中药里被称为龙骨风。”桫椤保护区管理局业务科长梁盛告诉记者。
     赤水桫椤保护区属于野生植物类型保护区,以桫椤、小黄花茶等珍稀濒危植物以及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区内植被原生性强,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蕨类植物在沟谷林下占优势地位,有200多种,区内桫椤分布密集,长势旺盛,高大雄伟。
     从2012年开始,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开展系统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
     保护区成立至今,分别于1987年、2003年、2013年开展过3次综合科学考察和昆虫、维管束植物等大型单项生物多样性调查考察,出版了《保护区科学考察集》《赤水桫椤景观昆虫》《赤水桫椤维管束植物调查》等专著。
     据2013年调查,保护区内包括暖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常绿阔叶灌丛等7个植被类型、8个植被亚型、19个群系组和37个群系。保护区现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7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61种。“每次踏进保护区的土地,看到那么多动植物安然成长的蓬勃生机,我们就会感到由衷地欣慰。”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洪英对记者说。
     构筑生态保护网
     长期以来,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较准确地掌握了保护区及周边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因素,并让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参与各项目实施全过程,使得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今年7月,环境保护部生态司调研组到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在对桫椤保护区甘沟的考察中,调研组被保护区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完整的森林植被、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深深吸引,并对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务实的保护管理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建设中,管理局将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生物多样性预警和监测体系建设、就地和迁地保护设施建设以及生物多样性与减贫示范项目一起做,累计投入资金1226万元。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来楷迪告诉记者:“通过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解决了保护区本底不清的问题,掌握了保护区及周边生物多样性受威胁因素,通过科学评估,为今后进一步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提高保护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通过生物多样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保护区首次获得黑熊等大型哺乳动物视频,填补了保护区无大型哺乳动物资料的空白。在针对棘胸蛙保存与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中,保护区技术人员已成功获得棘胸蛙的人工就地繁殖技术,如今,正在积极推进人工繁育野生动物放归自然,促进这一珍稀濒危野生物种在原分布区得到恢复发展。
     绿色宝库富农家
     在保护区内,有3镇、2场、7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有农户110户446人。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近几年来通过探索替代生计项目,不仅缓解了原住民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保护区的核心地带,有一种世界上仅有的植物:黄花茶,是遗传育种研究和庭园观赏的难得植物、赤水特有种、贵州省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国家明令不准外流的特殊物种。管理局通过扦插、移栽等技术,成功地将这一珍稀物种保存下来,种群数量不断增长。保护区采取与社区农户共管和绝对保护等措施,使小黄花茶数量明显增加,野外总株数达到近2000株。
     保护区山高谷深,水资源极为丰富,孕育了种类繁多的两栖动物,其中棘胸蛙因肉质细嫩洁白、味道鲜美、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等备受游客青睐,野生资源日渐枯竭。野生动物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加快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对有效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开展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替代生计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管理局一边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江西、吉林等人工养蛙技术先进的地方学习人工养殖技术,一边在保护区实验区建立棘胸蛙物种保存繁育基地。2013年以来,保护区依托繁育基地共举办养殖培训班3期,培训养殖技术人员65人次,指导社区两户居民开展示范性养殖。目前,已建成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的棘胸蛙资源保存与繁育基地,保存有成年棘胸蛙3000多只,2014年以来成功繁育出幼蛙5万多只。通过发展棘胸蛙人工养殖,保护区群众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除了养殖棘胸蛙,管理局还引导群众发展社区经济,缓解生态压力,推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柏杨坪社区原有农户124人,过去一直从事传统的农耕活动,经济来源全靠林副产品。农业生产、薪柴砍伐对社区周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非常大,一直是保护区管理的老大难问题。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多次深入社区调研,与村民沟通,寻求解决社区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共赢之路。在贵州省环保厅组织相关专家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引种优质杨梅200亩,每年户均增加收入两万元。近一半的农户还办起了农家乐餐饮服务,带动了其他土特产品的销售,较好地减轻了社区周边的生态压力。
     保护区原住民有传统的养蜂习俗,但因管理技术落后,养殖效益不明显。保护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给养蜂农户进行技术扶持,派出脑子活、有潜力的群众到云南农业大学学习;邀请四川大学、贵州省农业厅等单位养蜂专家传授技术;还争取项目资金建立示范场所和实际操作培训基地。通过近3年的培训推广,科学养蜂技术迅速在保护区普及,目前,50群以上规模养殖已经发展5户,带动30多户从事养蜂,户均年收入3万多元。养蜂不仅带动了社区经济发展,养蜂户还主动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自发在保护区外围荒地栽种蜜源植物,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