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中国自贸试验区朋友圈不断扩大 开放步伐从未停止
信息来源:天津商务网      发布日期:2015-10-08      浏览次数:3749次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化程度持续加深,近年来中国自贸区朋友圈不断扩容。这不仅极大促进了中国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这种“以开放促改革”的作法也有力推动了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
  目前,中国在建自贸区19个,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签署自贸协定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瑞士、韩国和澳大利亚的自贸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除韩国、澳大利亚以外,自贸协定均已实施。
  双边自贸协定谈判稳步推进
  今年6月中旬签署的中澳自贸协定在内容上涵盖货物、服务、投资等十几个领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已商签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整体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之一。根据协定,中澳各有占出口贸易额85.4%的产品将在协定生效时立即实现零关税。减税过渡期后,澳大利亚最终实现零关税的税目占比和贸易额占比将达到100%;中国实现零关税的税目占比和贸易额占比将分别达到96.8%和97%。
  中韩自贸协定于今年6月1日签署,是中国迄今对外签署的覆盖议题范围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协定。根据协定,在开放水平方面,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包含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环境等“21世纪经贸议题”。
中瑞自贸协定于2014年7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是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和全球经济前20强国家达成的第一个双边自贸协定。根据协定,瑞士对中国99.7%的出口商品在协定生效后立即实施零关税,中国也将对瑞士84.2%的出口商品最终实施零关税。
  2008年4月7日,中国和新西兰签署自贸协定。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根据该协定,中国从2008年10月1日起逐年降低自新西兰进口乳制品关税,并于2017年1月1日前取消鲜奶及黄油、奶酪的关税,于2019年1月1日前取消奶粉关税。
  除已签署的自贸协定,多项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也在快速推进,包括中国与斯里兰卡和挪威的自贸谈判,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此外,中国还完成了与印度的区域贸易安排(RTA)联合研究,正与哥伦比亚等开展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
  中国加快双边自贸谈判步伐,不仅推动了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给民众带来更多质优价廉的商品,也为推动全球自由贸易进程、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多边自由贸易框架不断完善
  从中日韩自贸区到东盟加6国自贸区、再到涵盖整个亚太地区的自贸区,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到筹划中欧自贸区、再到推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中国参与其中的区域和跨区域自贸安排呼之欲出,既推动了区域经济融合,也有助于完善以开放和共赢为宗旨的多边贸易体系。
  东亚地区,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自2012年11月启动以来已进行多轮。3国同为全球重要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合计超过16万亿美元,占世界20%以上。此外,3国对外贸易额近7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额的20%以上。建立中日韩自贸区有利于发挥3国产业互补性,提升3国贸易水平,促进区域价值链进一步融合。
  而在更广区域,东盟10国与包括中国在内的6国间的自贸协定(“10+6”)——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各方已就货物贸易出价模式达成一致,同意力争于2015年年底前实质性结束谈判,并在2016年内尽快解决其他技术性问题。RCEP涵盖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经济和贸易规模占全球的30%。
  鉴于亚太地区存在数十种大大小小的自贸协定,中国在去年11月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会议上决定,启动亚太自贸区(FTAAP)进程,希望以一套“亚太交规”来打破自贸协定过于碎片化的“意大利面碗”困境。
在这一问题上,中美已达成共识,双方将同其他成员一起落实好《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包括开展并在2016年APEC领导人会议前完成亚太自贸区联合战略研究。
  推进开放战略促经济转型升级
  除了对外构建层次立体的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安排,在国内设立高规格的自由贸易区也正成为中国开放政策的新举措,有力推动了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过去,我们进口一些研发的样品可能需要两三周的时间,而现在只要3到4天,”谈及落户上海自贸区,美国药典委员会副总裁兼中华区总经理冯兵兵如是感叹,“当我们的进出口通关时间缩短到这么几天的时候,我们几乎和国外没有区别,这是自贸区一个很大的优势。”
  在自贸区设立之前,美药典并不具备在中国设立全球研发中心的条件。然而,得益于自贸区的负面清单管理和开放政策,美药典得以实现到中国创业的梦想。过去两年来,从负面清单管理到商事登记改革,从通关便利化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从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到人民币跨境借款……上海自贸区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成为中国对接国际商贸规则、构建开放新格局的重要窗口。
  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4大支柱。这4方面的改革相辅相成,叠加效应显现,形成巨大辐射力和引领力。
  耕耘改革试验田的不止有上海。今年以来,福建、天津、广东自贸区相继挂牌,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区域特点,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开放措施,与国家“一带一路”“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发展战略有力呼应,形成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自贸区试验矩阵。它们在简政放权、投资贸易便利化和金融改革等领域取得的有益经验,将向全国推广。
  澳大利亚创新金融研究院院长郭生祥说,中国自贸区战略范围稳步扩大,改革措施扎实推进,成为金融改革的重要抓手,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将在资本项下放开和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为经济注入新活力。
  中国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认为,凭借自贸区这样的开放经济最前沿、新高地,中国要争夺国际经济运行中的主导权,跟踪研究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从单纯的“接轨国际惯例”转向“推动规则演化”,以实现国际经济贸易的平等互利。